9月23日,距离新高一学生踏入校园已近一个月。当不少新生还在为初高中学习节奏的差异感到迷茫时,郑州市第一〇六高级中学高一英语组的老师们用一系列“花样作业”,让作业从“任务”变成了“桥梁”——既衔接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践,更悄悄化解了新生的入学焦虑,让适应期的校园生活充满成长的温度。
“以前总觉得英语作业就是背单词、写句子,没想到这次要和同学一起设计社团海报。”高一(1)班学生赵同学拿着刚完成的“剪纸社招募海报”笑着说。海报上,她用传统的简直图案作装饰,下方配着精心撰写的英语招募文案,不仅标注了社团活动时间,还俏皮地用“Join us, perfect arts, cool art!”作为标语。这份作业并非个例,据悉,高一英语组此次推出的创新作业,从形式到内容都紧扣新生需求,形成了“个人表达+小组协作”的双轨模式。
社团纳新海报
在个人作业板块,“入学第一天的英语自述”和“个性化简介”成为热门选择。学生们或用漫画形式记录踏入校园时各种片段,或分享第一次走进教室时“既紧张又期待的心情”,还有人在简介里附上自己的兴趣爱好,甚至用简单的英语短句介绍家乡的特色美食。“这些内容看似简单,却给了学生用英语表达真实自我的机会。”英语教师吕老师解释,新生刚进入陌生环境,表达欲往往被胆怯掩盖,而以“自己的故事”为载体的作业,能让他们在熟悉的语境中自然运用语言,比单纯的语法练习更有温度。
高一新生的个人简介
小组作业则成为新生快速破冰的“催化剂”。除了社团海报设计,部分班级还推出了“词汇导图共创”任务——四到五人一组,围绕“校园生活”“兴趣爱好”等主题,将相关词汇梳理成思维导图,有的小组用不同图标的形式标注单词,有的则用颜色区分词性,原本枯燥的词汇学习变成了充满趣味的集体创作。“刚开始和组员不熟,讨论作业时还很拘谨,后来一起查词典、画导图,不知不觉就聊开了。”高一(2)班的一名学生说:“通过合作完成作业,她已经和三位同学成为了好朋友。”
高一新生用漫画介绍开学第一天
高一新生用思维导图讲述课文
“高一不是知识灌输的起点,而是习惯培养和兴趣激发的关键期。”高一英语备课组组长方黎黎老师表示,此次作业创新始终围绕“三个贴近”原则:贴近学生生活,让作业有“生活气”;贴近教学内容,让实践有“知识根”;贴近素质提升,让成长有“落脚点”。据了解,后续老师们还将根据学生反馈,推出更多元的作业形式。
高一对新生而言还是学习转型方式的阵痛期,这些“花样作业”不仅让英语学习跳出了课本,更以一种温柔的方式,帮助新生在笔墨与交流间,慢慢卸下焦虑,融入新的校园生活,为高中三年的成长写下温暖的开篇。
图文:高秋霜
一审:蔡宁
二审:李伟
三审:李国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