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中国美术学院2025年优质生源基地校创作研讨活动圆满落幕,活动成果显著,为艺考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。此次研讨活动不仅加强了中国美术学院与各生源基地校之间的联系,更为艺术教育的发展搭建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。
在本次活动中,老师们精心筹备了一场精彩的展览汇报,将在国美一个月的学习成果以画作的形式呈现给大家。展览内容丰富多样,涵盖了素描实践、色彩实践、连环画实践和创作实践等多个方面。每一幅作品都凝聚着老师们的心血与智慧,画面效果良好,充分展示了他们在专业技能上的提升与突破。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创作的成果,更是对国美教学理念和方法的一次生动诠释。
在学习心得收获汇报环节,老师们以PPT的形式向全体美术组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所学、所思、所悟 。林京老师率先发言,详细介绍了研讨的主要内容,分享了与国内教授们交流的宝贵经验,并结合自身的思考,提出了对未来新一届高一课程的创新想法,为教学计划的制定提供了新的视角。
崔雨佳老师、荆姗老师和白文静老师在发言中坦言,此次研讨会让她们的认知发生了重大转变,绘画技法也得到了显著优化。这种改变不仅是对专业知识的重新审视,更为后续教学工作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,使她们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提升专业技能。
武其文老师、王亮老师和郭佳玉老师则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,分享了此次研讨对未来新一届教学思路的启发。他们表示,将把在研讨活动中学习到的先进理念和方法融入日常教学中,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,提升教学质量。
邢一乐老师和王得卿老师深入剖析了自身学情,详细阐述了在各学科领域的学习收获。通过对学情的精准分析,他们进一步明确了教学方向,有助于在未来教学中因材施教,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,提升教学效果。
范倩倩老师围绕基础教学展开了深入思考,提出了“课程大纲应以传统的循序渐进模式为导向,还是以问题为基本导向”这一极具探讨价值的问题,引发了与会教师的热烈讨论。这一思考为基础教学模式的革新提供了新的思路,促使老师们重新审视教学方法,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。
张占磊老师着重探讨了国美教学系统化问题,通过研讨,他深刻理解了国美画面风格形成的原因与内涵。这一认知有助于将国美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融入日常教学,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。
活动最后,刘重隆主任进行总结发言。他对此次研讨活动的成果给予肯定,指出老师们在国美交流研讨期间展现出的积极进取精神值得赞扬,此次研讨活动不仅让老师们个人在专业与教学上实现了成长,更为学校美术教育的长远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。他强调,希望老师们将此次学习成果进一步梳理转化,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体系,同时加强教师间的交流协作,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美术教师团队,助力学校美术教育迈向更高台阶。
胡庆周校长在发言中对老师们寄予深切期待,他表示,希望老师们以此次研讨活动为新起点,将在中国美术学院学到的前沿理念和精湛技法融入日常教学中,不断创新教学方式,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,培养出更多专业素养扎实、富有创造力的艺术人才。同时,鼓励老师们持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,积极参与各类学术交流活动,为学校的品牌建设贡献力量。
校党委书记李明德则从学校发展战略高度出发,指出美术教育是学校特色发展的重要名片,此次研讨活动成果为学校在艺考教育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机遇。期待老师们将以此次研讨成果为契机,推动全校各学科教学改革创新,实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,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此次研讨旅程,不仅是知识与技法的汲取,更是一场教学理念与实践的深度碰撞。从国美课堂中领悟的创新思维、前沿理念,到艺考讲台上的落地实践、教学相长,充分体现出艺术教育并非单向的知识传递,而是教师与学生、理论与实践、院校学术与基础教育之间的双向奔赴。
参与研讨的教师们表示,将对这段满载收获与感悟的历程进行梳理总结,既是对自我成长的回顾,也希望能为艺考教学带来新的启发与思考,共同推动艺考教育事业迈向新的高度。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,艺考教育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,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艺术人才。
图文:林京 邢一乐
一审:刘重隆
二审:蔡宁
三审:何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