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25日上午,高二美术备课组在高二(12)班开展素描头像教学专题研讨活动。本次教研围绕班级学生素描习作中暴露的共性问题展开深度剖析,旨在优化教学策略,提升学生造型表现能力。
问题导向,精准把脉
教研会上,教师们结合学生近期作品逐一分析,提炼出关键问题。针对“大关系色块安排松散”“形体朝向意识薄弱”等基础问题,备课组长冯老师指出:“素描的核心是结构思维,需引导学生从‘抄照片’转向主动经营画面,尤其要强化光源方向与体块转折的关联性。”我组教师一致认为,学生观察方法局部化、主次关系平均化是阻碍画面完整性的主要瓶颈,需通过阶段性训练强化整体意识。
策略共研,对症开方
为系统性解决问题,教研组制定分层教学方案:
1. 基础夯实:开展“色块归纳”“虚实对比”专项训练,通过限时大关系练习矫正构图与比例问题;
2. 思维培养:增设“分步停笔检查”环节,要求学生在每个作画阶段确保关系正确,培养理性作画习惯;
3. 个性指导:针对“头手对比弱”等个性问题,采用局部示范与对比临摹相结合的方式突破难点。
标准建构,长效提升
教研中特别强调建立统一评价标准的重要性,提出“三步检验法”——构图合理性、形体准确度、画面节奏感作为阶段性考核指标。美术教师王婧嫣老师分享:“通过强化‘整体—局部—整体’的观察循环,学生能更主动地捕捉亮部位置与画面节奏。”
此次教研以问题为锚点,既聚焦当下教学痛点,更规划了中长期训练路径。高二(12)班美术教师李选老师表示,将把研讨成果转化为课堂实践,助力学生在素描表现力上实现质的飞跃。
图文:姚佳 高二美术组
一审:刘重隆
二审:蔡宁